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积极响应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多年来积极选派医院骨干入驻乐都区李家乡民族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医院选派的新一轮工作队已驻村三个多月,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温暖而坚实的足迹,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根据省卫生健康委《2025年青海省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安排》,2025年我院选派第一书记马俊杰、工作队员马杰两人来到乐都区李家乡民族村。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收官之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他们肩负背负着更多帮扶的使命。民族村地处脑山丘陵地带,山路蜿蜒曲折,深秋的寒风和细雨让整个村落显得格外萧瑟。但这里民风淳朴,土族、汉族群众世代聚居,花儿的旋律中蕴含着浓浓的乡土温情。然而,村子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现实问题,全村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三成,不少低保户、监测户、特困供养户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生活起居和健康保障成了工作队最为牵挂的事情。 在监测户赵明春家,同样上演着暖心的一幕。赵明春的妻子李英兰常年受肝硬化腹水折磨,需长期服药、定期复查,高昂的医疗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照料妻子,赵明春无法外出务工,全家仅靠儿子赵安成、儿媳妇王有兄在西宁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工作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协同村“两委”研究对策,主动对接乡政府,积极为其申请纳入监测户,切实筑牢防返贫底线。同时,精准落实帮扶政策,为该家庭办理到户产业,助力拓宽增收渠道。这些行动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更让村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个多月来,驻村工作队早已把民族村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村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们走遍了全村每一户人家,详细了解每一户的实际需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上门办理医保缴费,让老人无需为缴费问题而烦恼。为患病村民联系医院开通绿色就诊通道,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他们还利用入户走访的机会,为村民进行健康宣教及用电、用火安全常识宣传。每一次走访,队员们都认真倾听村民的诉求,用心记录每一个问题,力求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村民提供着就医、增产等全方位的帮助。他们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了村民可以信赖的人。村民们有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工作队,而工作队也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他们用脚步丈量着村子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换来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这种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工作方式,为民族村的发展贡献着微光。 后续,驻村工作队将继续扎根乡村,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用责任与担当守护好民族村的幸福生活。他们将进一步了解村民的需求,不断优化帮扶措施,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争取早日解决,同时加强与村“两委”的合作,共同推动村子的各项事业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他们将探索适合村子的产业模式,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提高生活水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收官之战贡献坚实力量,让民族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