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联体及支医 » 【支医纪实】一条绘就在胳膊上的“生命地图”体现支医队员的使命担当——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支医队员倪超

【支医纪实】一条绘就在胳膊上的“生命地图”体现支医队员的使命担当——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支医队员倪超

发布时间:2025-08-25   来源: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青海省肿瘤医院)   浏览:111

拔4000米的玉树高原,寒风与缺氧考验着每一个生命,却挡不住医者传递温暖的脚步。作为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2025年支医队骨干力量之一,血液透析室副护士长倪超已在玉树州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坚守了一段时间,用10余年的专业积淀与滚烫的医者仁心,为雪域高原的肾病患者守护着“生命线”,更以“授人以渔”的担当,为当地医疗事业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50822153752_21_478.jpg

支医

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是维系生命的“桥梁”,其精准维护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存质量。初到玉树,倪超便发现当地患者血管条件复杂,传统口头指导难以让医护人员快速掌握操作精髓。“不能让技术壁垒成为患者的‘生命梗阻’。”带着这份信念,她结合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伏案绘制出一份份个性化内瘘穿刺图谱——血管走向用红笔细细勾勒,穿刺角度标注精确到度,注意事项逐条列明……这些凝聚着心血的“生命地图”,不仅让当地医护人员有了直观的操作指南,更让高原上的肾病患者看到了“在家门口看好病”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250822121203_9_478.jpg

“支医不是‘走过场’,是要把技术留下、让能力扎根。”这是倪超出发前就坚定的信念。在透析病房,她总是俯身观察患者内瘘的细微变化,抓住每一次实操机会手把手带教当地护士:“进针角度要稍偏,避免损伤血管壁”“按压力度要适中,既要止血又要保护内瘘”……从穿刺手法到术后护理,她把10余年的临床经验拆解成“可复制、能传承”的操作规范,只为实现那句承诺:“让这里的医护人员独当一面,让患者再不用为透析奔波。”

删.jpg

如今,玉树州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24年9月开科以来,已为30余名长期透析患者完成1196余例次治疗,而倪超带来的技术规范与理念革新,正让这条“生命线”在雪域高原愈发稳固。患者脸上少了奔波的疲惫,多了对“家门口治疗”的安心;当地医护人员的操作更熟练,眼神里多了独当一面的自信——这正是支医工作最动人的成果。

作为公立医院,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始终将“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作为使命担当,而倪超正是我院众多支医队员的缩影。从城市到高原,从病房到基层,他们带着技术与大爱,践行着“服务人民健康”的誓言,更以实际行动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促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添砖加瓦。

未来,我院将持续响应支医政策,输送更多骨干力量,让医者的温暖跨越山海,让健康的种子在更多基层土壤里生根发芽。